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文化社會學(一)
Sociology of Culture (Ⅰ) 
開課學期
102-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系  
授課教師
蔡博方 
課號
Soc2024 
課程識別碼
305 307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社203 
備註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50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21cultu_sociology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在社會學的學科發展之中,文化社會學是一個既傳統又新興的次領域。一方面,在19世紀末社會學發源於歐洲大陸時,古典社會學家們所面對的問題氛圍正是西方社會的文明危機感與文化悲觀論。因此,對於現代道德、宗教倫理、文明比較等等議題的關注,持續地成為社會學對於文化問題的理解框架。另一方面,歷經一個世紀的社會變遷,許多不同的當代文化現象開始應運而生,並且在社會學或社會科學的研究視野占據了重要的位置,例如:大眾消費、流行時尚、俗民文化、日常生活。社會學也因此而在不同學科的文化分析之中,試圖爭取自身的學科特殊性。從學科建制化的過程來看,20世紀英國文化研究的興起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它帶給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一定程度的衝擊,並且使各種建制化學科出現了某種跨學科的「文化轉向」趨勢。依循著這種文化轉向的趨勢,英美社會學歷經了80年代的文化爭議,也開始在90年代出現各種對於「文化社會學」的重新定位。然而,對於當代的文化社會學復興,目前仍然缺乏較為整體性的評介與反省。本課程正是由此問題意識出發,進而建構出文化社會學的課程。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在於使同學深入理解當代文化社會學的幾個主要研究取徑。因此,在課程規劃上有幾個基本的目標:一,回到社會學研究本身來探討文化社會學的新興取徑(參見本課程第二部分),而非僅依藉社會學理論(古典到當代社會學家)所折射出的「文化」分析,或者當代人文社會思潮(例如:左派思想之系譜)中的批判論述;二,重視文化社會學研究如何欲以自身所提出的個案分析,同時有走出傳統研究取徑的侷限(參見本課程第一部份例如:功能論與批判理論),又能兼顧歷史視野與理論思維(參見本課程第三部分);三,如何修正各種當代的研究典範,以期使文化社會學的研究,能將擠身進入人文社會科學論述對於當代社會的文化診斷。
 
課程要求
課程要求有四:課堂參與、團體報告、個人作業、期末考試

一、教師講授:學期大半的課程由教師主要以演講方式進行,以指定教材之內容為主,並旁及延伸閱讀。修課學生必須事先閱讀指定讀物,整理自己閱讀時所產生的疑問,於課堂中提出,並積極參與討論、無故不缺席。

二、團體報告(課堂報告、期末報告):修課同學必需分組,每組四至五人並推舉組長一人。小組必須在本課程第二、三部分(各為六、五週)之中,選出上台報告的週次,於該週進行口頭報告。以該週報告情形為基礎,在與授課教師討論之後,確定報告主題,小組成員應於學期中進行討論與分工撰寫報告,於期末考週(1/09)之前繳交。

三、個人作業(教科書比較、書評撰寫):由於本課程遇到兩次放假(W2、W5),修課同學可在本課程所列出的三本教科書之中,選擇兩本進行閱讀與比較,並撰寫五千字以上的心得報告,最遲於第六週(10/17)上課繳交。此外,修課同學需在(書單將於上課第一週發放)每週主題的延伸閱讀之中,找尋個人感興趣的題目或兩本專書研究,進行五千字以上的書評撰寫或者文獻評述,於期末考週(1/09)之前繳交。

四、期末考試:
授課教師將於第一週與最後一週進行整學期課程內容的初步概述與整體回顧,並於最後一週發放期末考試題。題目發放後一週內繳交(1/17下午五點以前交至系辦信箱,逾時不候)。

評分比例:課堂參與10%、團體報告30%、個人作業30%、期末考試3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四 15:00~17:00 
指定閱讀
Week 1 (9 /12)
課程簡介 、確定分組

Week 2 (9 /19)
中秋節放假(比較教科書作業題目確定並開始進行)

Part I:文化社會學的傳統框架與知識衝擊
Week 3 (9/26)
社會學兩大傳統I:結構功能論
Parsons, Talcott & Edward Shils,1951/1997,〈價值觀與社會體系〉,收錄於杰夫瑞.C.亞歷山大(Jeffrey C. Alexander),史蒂芬.謝德門(Steven Seidman)主編;吳潛誠總編校 ; 古佳豔等譯,《文化與社會:當代辯論》, 臺北:立緖文化,頁52-62。
Kroeber, A. L. & Parsons, T. 1958. The Concept of Culture and Social System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3, 583-84.
Parsons, Talcott. 1972. Culture and Social Systems Revisited.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53, 2, 253-266.
Bellah, Robert. 王曉山、戴茸譯,1994,《德川宗敎:現代日本 的文化淵源》,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1-62, 187-215。

Week 4 (10/03)
社會學兩大傳統II:批判理論
Horkheimer, Max & Adorno, Theodor W,1969/2003,〈文化工業:作為大眾欺騙的啟蒙〉,《啟蒙辯證法:哲學片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134-187。
Adorno, Theodor W,1975/1997,〈文化工業再探〉,收錄於杰夫瑞.C.亞歷山大(Jeffrey C. Alexander),史蒂芬.謝德門(Steven Seidman)主編;吳潛誠總編校 ; 古佳豔等譯,《文化與社會:當代辯論》, 臺北:立緖文化,頁318-328。
Benjanmin, Walter,1936/1998,〈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收錄於Hannah Arendt編,《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215-248。

Week 5 (10/10)
國慶日放假(比較教科書作業完成並於下週課堂繳交紙本)

Week 6 (10/17)
大眾文化之爭
Gans, Herbert. 1974. 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aste. New York : Basic Books. (中譯,赫伯特著,韓玉蘭、黃絹絹譯,《雅俗之間:通俗與上層文化比較》,臺北市:允晨出版)頁3-68, 133-162。

Week 7 (10/24)
文化研究的興起與衝擊
Turner, Bryan S. & Rojek, Chirs. 2000. Decorative Sociology: Towards a Critique of the Cultural Turn. Sociological Review, 48, 4, 629-648.
Williams, Raymond. (彭淮棟譯),1958/1985,〈導言〉、〈結論〉,《文化與社會:1780年至1950年英國文化觀念之發展》,台北:聯經,頁i-xxi, 327-370.
Williams, Raymond (倪伟译),1961/2013,〈文化分析〉,《漫長的革命》,上海:上海人民,頁50-82.


Part II:文化社會學的三種當代典範
Week 8 (10/31)
文化生產學派:Peterson、Griswold、Crane
Peterson, Richard A. & N. Anand. 2004.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0: 311-34.
Kaufman, Jason . 2004. Endogenous Explanation in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0: 335-57.
Griswold, Wendy. 1994.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2ed. Thousand Oaks: Pine Forge Press. 中譯,葛裡斯伍德著,黃信洋、曹家榮合譯,2008,《變動世界中的文化與社會》,臺北市:學富文化。第一章,頁1-30。

Week 9 (11/07)
個案研究之閱讀與討論
Alexander, Victoria D.,張正霖、陳巨擘譯,2006,《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台北:巨流出版。第四至七章、十至十二章,頁59-123, 169-231。

Week 10 (11/14)
美國新文化社會學:Alexander、Smith、Reed
Alexander, Jeffrey C. & Smith, Philip.,亞歷山大著,吳震環譯,2008,〈導論:社會生活的意義:論文化社會學的起源〉、〈文化社會中的強勢綱領:結構詮釋學的組成要素〉,《文化社會學:社會生活的意義》,臺北市:五南出版社,頁1-32。
Alexander, Jeffrey C. 2004. Cultural Pragmatics: Social Performance between Ritual and Strategy. Sociological Theory, 22, 4, 527-573.
Alexander, Jeffrey C. 2011. Clifford Geertz and the Strong Program: The Human Sciences and Cultural Sociology. Pp. 55-64. in Interpreting Clifford Geertz: Cultural Investig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edited by Jeffrey C. Alexander, Philip Smith, and Matthew Norton.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Reed, Isaac. 2011. Maximal Interpretation in Clifford Geertz and the Strong Program in Cultural Sociology: Towards a New Epistemology. Pp. 65-76. in Interpreting Clifford Geertz: Cultural Investig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edited by Jeffrey C. Alexander, Philip Smith, and Matthew Norton.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Week 11 (11/21 )
個案研究之閱讀與討論
Alexander, Jeffrey C. 吳震環譯,2008,〈道德普世主義的社會建構:從戰爭罪到創傷劇的「大屠殺」〉、〈美國公民社會論述〉,《文化社會學:社會生活的意義》,臺北:五南出版,頁33-141,203-250。

Week 12 (11/28 )
英國社會文化變遷研究:Savage、Bennett
Bennett, Tony. et al. 2009. Culture, Class, Distinction. 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Pp. 1-39, 43-71. (Intro, Part I & Part II)

Week 13 (12/05 )
個案研究之閱讀與討論
Bennett, Tony. et al. 2009. Culture, Class, Distinction. 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Pp. 170-174, 251-259. (Part III & Part IV各選兩個chapters,每章約20頁)


Part III:當代文化社會學的歷史視野與理論思維
Week 14 (12/12 )
文明化與形構分析
Elias, Nobert. 王佩麗,袁志英譯 ,2009,〈第一章:文明和文化概念的社會起源〉、〈總結:文明論綱〉,《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上海:上海譯文,頁1-48, 441-532.

Week 15 (12/19 )
文化承載者的轉型
Bauman, Zygmunt. 王乾任譯 ,2002,〈第六章:發現文化〉、〈第七章:意識型態,或觀念世界的構築〉、〈第八章:立法者殞落〉、〈詮釋者興起〉,《立法者與詮釋者》,台北:弘智文化,頁119-227。

Week 16 (12/26 )
文化的場域、資本與慣習
Bourdieu, Pierre. 1996.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translated by Susan Emanuel. 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 Introduction & Part I.(中譯:2011,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新修订本) 》,北京:中央編譯,頁1-146。)

Week 17 (1 /02 )
當代社會(新資本主義)的文化分析
Sennett, Richard. 2006. The Culture of the New Capital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李繼宏譯,2010,《新資本主義的文化》,上海譯文出版)

Week 18 (1 /09 ) (包含課程總結與期末考試題發放)
當代社會(新資本主義)的社會批判
Boltanski, Luc & Eve Chiapello, 2005. The New Spirit of Capitalism. translated by Gregory Elliott. London ; New York, NY : Verso. Preface to the English edition, General Introduction: On the Spirit of Captialism and the Role of Critque, Conclusion: the Force of Critique. (中譯:高铦译,2012,〈英文版序〉、〈總論:資本主義精神與批判作用〉、〈結論:批判的力量〉,《資本主義的新精神》,上海譯文出版,頁。1-21, 1-59, 562-617)
 
參考書目
導論性教科書(請同學於其中選擇,進行比較教科書之作業)
Griswold, Wendy. (黃信洋、曹家榮合譯),1994/2008,《變動世界中的文化與社會》,臺北市:學富文化出版。
Edles, Laura Desfor. (陳素秋譯),2002/2006,《文化社會學的實踐》,台北:韋伯文化。
Smith, Philip D. (林宗德譯),2002/2008,《文化理論面貌導論》,台北:韋伯文化。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參與 
10% 
 
2. 
團體報告 
30% 
兩份  
3. 
個人作業 
30% 
兩份  
4. 
期末考試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2  課程簡介 
第2週
9/19  中秋節放假 
第3週
9/26  社會學的兩大傳統I:結構功能論 
第4週
10/03  社會學兩大傳統II:批判理論 
第5週
10/10  國慶日放假 
第6週
10/17  大眾文化之爭 
第7週
10/24  文化研究的興起與衝擊 
第8週
10/31  文化生產學派(理論取徑) 
第9週
11/07  文化生產學派(個案研究)第四組負責 
第10週
11/14  美國新文化社會學(理論取徑) 
第11週
11/21  美國新文化社會學(個案研究)第一組負責 
第12週
11/28  英國社會文化變遷研究中心 
第13週
12/05  英國社會文化變遷研究中心。第八組負責 
第14週
12/12  N. Elias文明化與形構分析。第五組負責 
第15週
12/19  Z. Bauman文化承載者的轉型。第三組負責 
第16週
12/26  P. Bourdieu文化的場域、資本與慣習。第二組負責。 
第17週
1/02  L. Boltanski新資本主義的社會批判。第七組負責。 
第18週
1/09  學期總結與期末考題目發放